2009年8月4日星期二

京城岔路(六) - 七九八的岔路


對「七九八藝術區」的興趣,始於2002年,偶爾從一本小眾口味的藝術雜誌中看到有關藝術區的介紹,老工業區殘舊的建築空間,配上前衛的藝術創作,視覺上強烈的對比,的確甚為吸引。棄用的舊貸倉或廠房,被藝術家租用來作為工作室,在外國也不是什麼新鮮事,不過如「七九八」般的規模,印象中好像不多。「七九八」的原址,當年由前東德援助建設而成, 2001年開始有藝術工作者和文化機構進駐,自發形成了一個藝術文化的聚集區,並不斷壯大。自己當時已經有一訪的打算,只是一拖下來,便等到「七九八」都成了街知巷聞的旅遊景點、甚至開始出現沒落的傳言時,才有機會一遊。

「七九八藝術區」位於朝陽區酒仙橋的大山子。1952年,前東德援助當時建國不久的中國,在北京建造「北京華北無線電聯合器材廠」,也稱七一八聯合廠。負責建築設計和施工的,是德國德绍(Dessau)的一家建築機構,也就是當年德國著名建築大師葛羅佩斯(Walter Gropius,1883-1969)設立的「公立包浩斯學校(1)」(Bauhaus school) 的所在地,廠房的建築,不難見到包浩斯美學的影子,紅磚為主要建材的廠房,造型簡潔、並注重滿足實用性的要求。七一八聯合廠的建制,在1964年被撤銷,分拆成了七零六、七零六七... 七九七、七九八等單位。80到90年代,國營電子廠隨電子工業逐漸衰落,2000年底,各廠又整合重组成為「北京七星華電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」,並把閑置的廠房出租。低廉的租金、獨特的包浩斯建築風格,吸引了不少藝術機構及藝術工作者到來租用,進行改造,逐漸形成了一個多元文化空間。原七九八廠所在地,是藝術機構最早進駐的區域,因此這裡被命名為「北京七九八藝術區」。2003年,藝術區經過美國《時代周刊》和《新聞周刊》介紹之後,開始聲名大噪,到了2008年,更成為北京奥運六大遊覽景點之一。




雖然說是個文化藝術的聚集區,四百餘家的畫廊、藝術工作室、展示空間、創意機構、書店等等,分散在23萬平方公尺建築面積的廠區中,要一一遊遍,恐怕要花幾個星期的時間,而我只有一個上午的時間,所以必須要有所取捨。時尚店舖、餐廳酒吧,完全不用考慮便被剔除於探訪名單之外,就連平時喜愛逛的書店,也放棄了,只挑選了一些對外開放的畫廊、藝術工作室和展示空間。遊人集中的地區,盡量避之則吉,因為只想不受干擾、靜靜地感受展出的藝術品。

現時的七九八藝術區,已經是一個著名的旅遊點,也是一個消閑的公園,多於是一個藝術空間,雖然,三者之間並非水火不容,是完全可以融合並存的。陪伴著一件件巨型的戶外藝術品的,是無處不在、摩肩擦踵的遊客,也有推著嬰兒車、拖男帶女在嬉戲的本地市民,還有攀上了雕塑上玩耍的孩童。不過在進入室內展示空間後,總算是回到了藝術館中應有的寧靜。但是當我正在「Yan Club」的畫廊內細心欣賞其中一張畫作上的細緻部分時,卻發覺有位女士很不耐煩地在我身後走來走去,我沒有理會,這位士最後終於忍不住開口叫我讓一讓,原來是我妨礙了她拍照,雖然我只是站在一邊欣賞,但仍然會被攝入了鏡,令她拍不到全景。我有點愕然,參觀藝術館,一向都是觀眾各自各的欣賞,因為妨礙了別人拍照而被「請求」讓開,還是第一次,而且場館之中,已明顯地張貼著「請勿拍攝」的中英對照告示。不過我也隨即記起,這裡不是一般的藝術館,而是一個旅遊景點,接著下來的時間,我便很識趣了,一看到別人拿出相機,便立即「讓位」,免得犯眾憎。













幸好大部份的展館,都是不歡迎拍攝的,職員也嚴格「執法」。我留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,很多進入了展館的參觀者,發覺場內是不准攝影之後,立即便掉頭退出來,也許他們真正感興趣的,只是拍張些「到此一遊」的紀念照,而非展品的內容。在那些熱門的地段逗留了一會,我便開始找尋我的「岔路」,鑽入藝術區內一些遊人稀少的小街橫巷。這些橫巷中,其實也有不少規模較小的畫廊和藝術工作室,沒有擠擁的遊人,也能更專心地欣賞作品,碰巧創作者在場的話,也可以交談幾句,聽聽他們介紹創作的意念。可能創作者們大都仍然不是很有名,故也不介意參觀者拍攝他們的作品,不過我還是看的時間多,拍的時間少。印象比較深刻的,是郝祥、劉軍、劉向華等的《元態》聯展,讓廚具、水管和浴室淋浴裝置,變化成明式傢俱和荷花盆景;還有「存在畫廊」李富軍的大理石雕塑,群馬和翅膀造型,極具古希臘風采。沿途的牆壁上,有不少不知名作者的塗鴉畫作。













半天的時間,當然非常的不足夠,大部分的時間,也花了在橫巷的小畫廊中,遊人集中的核心區,我只參觀了「紅三房畫廊」、「盛世喜神美術館」的北水個展、「林冠畫廊」Frandsen的《凝固空間》、「卓越藝術」王魯炎、朱金石、Judith Neilson等的《個體》聯展。流連得比較久的展館,是「程昕東國際當代藝術空間」,展館內參觀者出奇的少,讓我可以靜心細賞每一件作品:從戶外大型金屬雕塑的無頭領導人半身像,到只有半邊臉的自由神像,再到室內Arman、谷文達、高惠君、洪磊等《再造》聯展中的大小椅子雕塑,逐一細看。





由面積最大、空間高度最高的廠房改造成的「七九八時態空間」,是藝術區的核心主體建築,談及七九八的文章或網頁,總少不了它那牆上塗滿50年代和文革時期口號式標語的照片。時態空間和相鄰的紅磚廠房,是欣賞包浩斯建築風格的最佳地點,現場剛好沒有展覽,空空如也的廠房,只有幾張長板凳,和一些似是電源供應喉管出口的裝置,如一座座的現代雕塑。這使我想起後現代藝術之父杜尚的裝置藝術作品「噴水池(2)」(Fontaine),平凡的日用裝置,也可以是藝術品,不過也可能是建築師在設計廠房之時,已經決定了把裝置作為藝術品來設計,造型與實用機能合而為一,正是包浩斯風格的核心。




過去幾年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火速發展,帶契了「七九八藝術區」的迅速崛起。但是隨之而來的,是一大堆問題,讓租客最感困擾的,要算是租金的上漲,而配套設備,卻沒有跟上。七九八的房租曾經很便宜,這也是藝術工作者樂於遷入的主要原因,但隨著進駐的藝術工作者和商業機構越來越多,七九八的名氣越來越響,租金、管理費也隨之水漲船高,很多画廊和藝術工作室,近來也逐漸遷出。另一方面,藝術工作者在這裡聚腳,也是為了這裡的環境和氣氛,有利於創作,但淪為了旅遊熱點之後的七九八,大量慕名而來、但又未必是真正為了欣賞藝術的遊客,也令潛心於創作中的藝術工作者們不勝其煩。來自美國的梅格•馬吉奧,是一位在中國生活了20年的藝術家,决定不在七九八藝術區開設美術畫廊,據說原因除了是租金已經變得太高之外,這裡也變味了,「給人的感覺,就像一個購物中心」。

藝術家也要吃飯,沒有政府或有心的機構的資助,藝術發展便要靠商業收益來支持,這是無可奈何的現實。「七九八藝術區」由藝術工作者自發形成的多元文化空間,步向商業化的「購物中心」,其實並不是岔路,而是被迫要走的「大路」。只是世事往往難盡如人意,金融海嘯的出現,讓火爆的七九八也面臨一片蕭條,據說很多畫廊自去年10月起,銷售一直是零,如果這個局勢繼續,也許就是七九八沒落的開始,實在讓人唏噓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1) 包浩斯:Bauhaus,原指德國著名建築大師葛羅佩斯(Walter Gropius,1883-1969)1919年於德國魏瑪(Weimer) 創建的設計學校Bauhaus School,因為政治原因,學校在1925年被當時的右翼圖林根政府關閉,被迫遷往德绍(Dessau),同年4月1日在德绍正式開學。由於包豪斯學校對現代建築學的深遠影響,今天的包浩斯,已不單是指一所學校,而是其倡導的現代主義建築流派或風格的統稱。包浩斯風格最突出的思想,就是「形式源於功能」(Form Follows Function),建築物及各組成部份的設計,均以功能為原則,簡單地說,就是注重建築造型與實用機能合而為一。事實上包浩斯的影響,遠不止於建築領域,也包括了工業設計、現代戲劇和現代美術的範疇。

(2)「噴水池」:1917年,後現代藝術之父杜尚 (Marcel Duchamp)在一個使用過的男廁尿兜上簽名後,放在美術館中展覽,並命名為「噴水池」(Fontaine),開啟了以現成器物作為藝術作品的先河,也顛覆了傳統的美學觀。
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