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3月13日星期二

閩西客家土樓過大年(四) – 土樓盛宴之洪坑樓影


年三十 下午

湖坑鎮以北的洪坑村,是永定縣另一個明清年代土樓建築的集中地,這裡已經開發成為「客家土樓文俗文化村」,亦即是說,入村就得要買門票,每人40圓。本來是打算在村內的飯店吃午飯,但因為已過了下午2時,售票員職員都去了午飯,2時後才回來。我們只好在村口的一間飯店先吃了午飯,再作打算。

那是一間揹包客的小旅館,最低兩層兼營飯店,小飯店的特色,就是面對著一座土樓「環興樓」,因為不在文化村範圍之內,所以沒有門票,就趁著飯店為我們張羅午飯的半個小時,溜進了「環興樓」參觀。「環興樓」仍有人居住,外觀雖然宏大,但內部已經頗為破落,很多地方的木塊已經斷開脫落,陰霾的天色下更顯得滄涼。

午飯後入村,第一個目的地就是「振成樓」。氣勢磅礴的振成樓的歷史較短,是座始建於清末(1909年)的四層圓樓,只有內外兩環,卻佔地5000平方公尺。振成樓與其他土樓不同的地方,就是內院的建築,加進了西方建築的元素,核心的祖堂大廳成方形,正面四根仿羅馬托次坎(Tuscan)風格柱頭的石柱,屋頂成三角形,酷似希臘神殿的山形牆。內環二樓迴廊的鐵欄,裝嵌著螺旋形西洋風格的花飾,典雅精緻。




嚴格地說,振成樓不是一座圓樓,而是一座「八卦樓」。外環按八卦圖式分成8大單元,每一卦設獨立樓梯,單元之間由青磚隔火牆分開,有拱門相通,關上門就各自成獨立院落。內院東西側兩口水井,亦剛好落在八卦的陰陽兩極的位置上。由於振成樓成了旅遊點,一切變得商業化,內環的地下房間,幾乎都改成了小商店,不再似一座純粹的民居。

離開振成樓,車子沿著村路駛過了洪川溪的大橋,直上小坡頂路的盡頭處,才看見在溪岸另一邊的「如升樓」。三層高的如升樓以「小」著名,其實比起南溪只有兩層高的「環昌樓」,似乎還不夠小,如升樓被稱為永定境內最小的土樓,應該是基於它只有17米的樓底直徑。如升樓是樓主一人花三年時間獨力挑土夯成,因為它太小了,取名「如升」,意即如客家人量米用的「竹筒米升」般小。


看了這麼多的圓樓,終於來一座方樓了。「福裕樓」是建造「振成樓」的林氏三兄弟所建,不過比振成樓還早了29年。福裕樓是一座府第型的方樓,樓前有三個並排的大門,不似一般土樓,因為防守的理由只有一道大門。樓內亦分為三大單位,整座方樓前低後高,外形像3座山。這座土樓已開始變得商業化,除了出租住宿外,還設有茶座和供應客家菜餚,我們到訪時,一班來自不同國家的年青遊客,正在門前空地的茶座悠閒地喝下午茶。


由福裕樓外院的側門出去,也不知路是否通得過,我們隨意地在一座座土樓的外院橫巷穿插著,居民們對於盲頭烏蠅般的遊客,大概已經習以為常,望也不望一眼。經過的都是方樓,但只記得有一座是「光裕樓」,是洪坑村最古老(建於1775年)最完整的方樓。 由光裕樓的外院門樓出來,原來就是先前車子駛過的橋。


橋邊是一大片農田,春耕還未開始,所以只有幾塊地種了椰菜。聳立小山坡上俯瞰著這片農田的,便是宮殿般的「奎聚樓」。建於1834年的方樓,據說由當時的翰林學士巫宜福設計,順應山坡如猛虎下山的地勢,建在虎頭的位置,樓前外院圍牆上有兩個窗洞,就看似兩隻虎眼。「奎聚」有奎星聚匯之意,位於中心點的祖堂也命名為「儒林第」,看來樓主頗為熱衷功名,還是因為設計者是翰林學士的緣故呢?奎聚樓也是前低後高、中廳高兩廂低,好一種等級森嚴的氣勢。

雖然一整天都在看土樓,但同行的多是喜歡拍攝的朋友,一點也不覺得氣悶,還在拍過不亦樂乎。反而是天色開始轉暗,光線不再適合拍攝,大家才記起時間不早了。大約五時多,我們就離開洪坑村,前往今晚住宿的地方,土樓之皇「承啟樓」。

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