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0月18日星期四

羅浮山記(一) –北庵道遠

羅浮山,位於廣州與惠州之間的博羅縣西北,屹立東江之濱,由西北至東南,延綿二百五十公里,是廣東四大名山之一,有「嶺南第一山」之稱。據《後漢書.郡縣懿》記載,博羅本來只有羅山,有浮於海上的仙山由會稽漂來,附在羅山旁邊,所以成了「羅浮山」;廣東民間又有「浮山泛海嫁羅人」的傳說。這些當然都只是神話,不過根據地質考察,形成過程始於中生代白堊紀(約8,000萬年前)的羅浮山,的確是由於地殼發生斷層,把這一帶的巨大花崗岩體推移、擠壓,繼而隆起而成,所以羅浮二山經過移位再連成一體的傳說,似乎不是毫無根據。

羅浮山山勢雄偉挺拔,氣候冬暖夏涼,是一流的避暑勝地。羅浮山的花崗岩體,經過千萬年的風雨侵蝕,形成大小奇峰突兀、怪石奇岩;山中有72處石室幽岩,飛瀑名泉點綴其間。青峰幽壑,如此山幽水靈之地,早在1700年前的東晉年間,已為修道之士所賞識,道教葛洪在山中煉丹修道,並創建了白鶴、沖虛、黃龍和酥醪等四大道觀(四庵),羅浮山因而成為了中國道教十大名山之一,道教信徒稱之為第七洞天、第三十四福地。

第一次到訪羅浮山,已是近十年前的事了,那一次是參加了一個訪古遊的團隊,行程是參觀山腳的道教名勝。建國之後,羅浮山曾一直是軍隊駐地,將領們避暑的地方,開國「十大元帥」之一的葉劍英,亦經常到訪。我們遊羅浮山,正是景區重新開放後不久,多年失修的道觀建築,顯得有點破落。領隊的梁榮亨,是一個非一般的尋幽訪古迷,所以一般遊客常到的沖虛、黃龍等道觀,隨便看看便算了,我們的主要目的地,是山的另一邊那幾乎與世隔絕的酥醪村,訪尋那有「北庵」之稱的「酥醪觀」。


酥醪村*座落羅嶺之北、浮山之陽,海拔500米的幽谷之中,四面環山,潺潺的溪水從村的中間流過,全村200戶人家,散居在山谷中,由於交通不便,至今仍是羅浮山尚未開發的景區之一。進出酥醪村只有兩條道路,分別通往曾城和長寧鎮,但是入村前的最後17公里,都是崎嶇的盤山土路,大一點的車要通過,都有困難,而且山路經常有塌方,每天一班的公共班車,很多時只駛到土路的出口處就要掉頭,不會入村。我們到訪之時,用了一部小型客車,雨後土路上泥濘一片,又滑又陡,下坡時驚險萬分,車子後輪更一度陷入泥中,我們要下車幫忙推車,方能脫身。

酥醪村的名字,源自村中著名的道觀「酥醪觀」。有一千六百多年歷史的「酥醪觀」,始建於東晉,是葛洪所設的羅浮山四庵之一,因為座落於北麓,故又名「北庵」,清雍正及民國年間曾經重修,是羅浮山眾多道觀中保存得較為完好的一座。雖然交通略為不便,酥醪觀古時曾是重要道教聖地,吸引不少名人來訪,昔日香火鼎盛,名噪廣東。據說唐朝韓愈、北宋蘇東坡也曾慕名前來瞻仰,上世紀三十年代,蒋介石亦曾在酥醪觀下榻。

酥醪觀的主要建築是正殿,蓬萊閣就在正殿左側,觀前有荷池。正殿內供奉呂純陽祖師和葛洪仙翁,另外還有山門、齋堂、客堂、道舍等。觀門上石刻牌匾「酥醪觀」三字,是清代香山鮑俊所書。正殿建築特別之處,是殿前有高八米的亭台,上有古鐵香爐,是住持訓示徒眾及打醮傳經的地方。亭台石柱上有一對楹聯:

 「瑞靄朝騰 看一縷烟縵 化作三峰雲氣;
  丹光夜發 向九霄照灼 上連北斗星芒。」

好一個道家的神仙境界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*酥醪村,其實是泛指酥醪觀所在的山谷內包括了茅坪、沙排、蘇羅、合水、下坡等幾條村莊。


<照片:酥醪觀門口;黃龍觀黃龍瀑;酥醪觀殿前的亭台>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